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人才
关于印发《2015年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5-03-13    来源:镇江市京口区人民政府

各街道办事处,各园区管委会,场圃,区各委办局(公司),各直属单位:

  根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5年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和《关于印发2015年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计划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订了《2015年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镇江市京口区人民政府

  2015年3月13日

2015年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市委七届四次会议、区委七届八次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面推进“民生幸福工程”目标任务和区委、区政府“1+6”活动要求,突出“创新创优、争一流争作为”主题,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支撑。

  一、工作目标

  1.就业创业。全区新增城镇就业9000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镇江籍高校毕业生年末就业率95%以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务率100%;扶持创业1200人,创业带动就业6000人。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1300人,其中城乡新成长劳动力技能培训400人,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4000人,创业培训3000人。

  2.社会保障。全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7%以上,全民参保登记率100%,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率100%,退休人员档案接受率100%。

  3.人才集聚。全区接收本科以上毕业生800名(其中引进硕士以上人才110名),新增专业技术人才800人,新增高技能人才500人,新增留学回国人员10人,柔性引进外国专家3人,培养提升创业企业家10名,培养引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00名,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5000人。

  4.劳动关系。全区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8%,已建工会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95%以上;劳动保障监察联动平台案件按期运行率98%,劳动人事争议案件结案率94%以上。

  5.人事管理。全区公务员在职培训550人次,公务员初任培训率100%、任职培训率100%;军转干部、随调家属安置任务完成率100%。

  二、重点任务

  (一)推进就业创业富民工程

  1.实施城乡就业拓展行动。推动经济与就业同步增长,加快构建创业带动就业、平等就业、稳定就业、素质就业、体面就业“五位一体”就业新格局。适应经济转型升级的新要求,积极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实现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互动调升、调优。实施城乡就业创业均等化政策,开展覆盖城乡的失业监测预警。执行全市新一轮“援企稳岗”政策,重点将化解产能过剩、淘汰落后产能中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纳入就业扶持政策体系。

  2.实施大众创业引领行动。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以科技创业、绿色创业、网络创业为导向,建立健全创业培训、创业政策、创业服务“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实施能力提升、政策拓展、示范推进和服务优化等专项行动,确保扶持大学生成功创业250人以上。全面整合优化创业扶持政策,推行创业“打包式”综合代理服务,掀起新一轮大众创业热潮。建立创业项目引进、评审、推介和转化机制,引导项目与资金、技术、人才、场地相配套,促进优秀创业项目转化落地。

  3.实施帮扶就业援助行动。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在首位,推进“万名大学生创业就业促进工程”,拓展就业岗位,加强见习指导,完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服务,确保镇江籍高校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达95%,确保每名毕业生有2次以上就业机会,确保困难家庭毕业生保底就业。完善城乡一体就业援助政策,实施职介补贴、社保补贴、岗位补贴、转岗培训补贴和创业贴息等“四补一贴”就业奖补政策,开展“就业社区行”帮扶活动,健全“一对一”帮扶机制,确保城乡零就业家庭实时“动态清零”。

  (二)推进全民保障幸福工程

  4.实施社会保障全覆盖行动。深入开展社会保险全民参保登记全国试点工作,有序推进社保全覆盖“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推进农民工、非公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工作。完善社会困难人员、边缘人群等特殊群体参保续保帮扶机制。完善人社、财政、地税三方协作机制和社保经办部门、劳动监察机构联动机制,形成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合力,加大基金稽查稽核力度,完善清欠考核奖励政策,确保应保尽保、应收尽收。

  5.实施统筹城乡社会保障行动。按照适应流动性、增进公平性要求,加快推进“五险合一”,整合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推进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加快推进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区级统筹。坚持依法管理,建立规范化的社会保障政策框架体系。积极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全面贯彻落实关于被征地农民参加社会保障的省政府93号令,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转接衔接工作。

  6.实施社保基金安全运行行动。探索养老保险财政风险分担机制,积极应对化解养老保险基金运行风险。科学编制各项社保基金预算,严格预决算管理,主动接受人大审查和社会监督。坚持“区级预算、分级负责”的原则,协同财政部门加强对辖区的预算编制和基金调剂管理,落实各级政府基金征缴和财政补贴的责任,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实现各项社保基金收支总体平衡、可持续运行。组织开展社保基金监督检查,加强网上监管,开展社保基金社会监督试点。

  (三)推进人才集聚助推工程

  7.实施高端人才集聚行动。紧紧围绕六大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推进创新创业领军人才“331计划”,面向海内外大力引进领军人才,带动重大关键技术突破和重点产业发展。紧贴产业发展需求,采取“项目+人才+资本”的引进模式,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积极参与中国镇江发展新兴产业项目与人才对接洽谈会、“双高”人才洽谈会等招才引智品牌活动。

  8.实施基础人才培养行动。按照市局要求积极推进“百千万人才工程”和“双万双扶”人才引进培养计划,重点扶持引进航空航天200人以上。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养与使用,继续开展“千名专家进千企”活动。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完善高技能人才评选奖励办法,健全企业技能人才评价机制,开展高级技师、首席技师、技能大师工作室评选和“百名技师育高徒”活动,全区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达645人。

  9.实施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提升行动。深入开展公务员基本能力提升主题教育培训,提升公务员依法履职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公务员职位职数管理,规范公务员转、调任工作,认真做好公务员考录工作,畅通优秀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渠道;切实抓好公务员考核联系点建设,加强表彰奖励综合管理,进一步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认真贯彻《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深化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公开招聘制度、岗位管理制度等人事制度改革,积极参与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贯彻落实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分配办法,确保100%完成军转干部、随调家属安置工作。

  (四)推进劳动关系和谐工程

  10.实施劳资矛盾预警防范行动。实施企业劳动关系运行分类监管,完善劳资隐患“三色预警”制度,加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监测预警。提升劳动监察“两网化”功能,构建全区三级贯通的劳动关系监测网络和劳资矛盾监测预警系统,将触角延伸到基层、矛盾隐患化解在基层。完善频发劳动关系投诉单位的行政约谈制度。

  11.实施劳动权益保护行动。加强企业工资宏观调控,开展企业薪酬调查,及时发布工资指导线、人力资源区场指导价位和企业人工成本。积极落实工时、高温保护、最低工资标准等政策,切实保护职工合法权益。加强社会信用联动,打造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诚信体系,对企业社会保险欠费等侵害职工权益行为予以失信曝光。

  12.实施劳动人事争议调处行动。完善行政调解与司法调解衔接机制,加强与法院、公安、司法等部门的工作联动,创新开展律师调解、法律援助、心理疏导、重大案件联办等综合调处。开展行业、商会调解组织建设试点,推进企业调解组织建设,构建多元化的调解体系。坚持重大集体劳动人事争议案件三方审理、分类处理,开展案件质量评审,全面提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和仲裁办案质效,确保各类调解组织调解案件调撤率在50%以上、仲裁机构调撤率达70%以上。

  13.实施劳动维权执法行动。整合内部行政资源,建立矛盾调处和劳动保障维权服务中心,加强劳动关系协调、劳动监察、劳动仲裁的联动响应和无缝对接,开展劳动人事政策咨询、信访处理、调解立案、执法监察为一体的综合维权服务。提升全区统一的举报投诉平台运行质量。加强企业劳动用工巡查,常态化开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进企业综合指导服务,集中开展劳务派遣、拖欠工资、超时加班等重点领域、重点问题的执法检查。完善行政与司法联动执法机制,加大对恶意欠薪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五)推进公共服务便民工程

  14.实施经办服务标准化建设行动。探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标准化建设,推进社会保障经办服务、就业服务、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等标准化试点。推进公共人力资源区场转型升级,提升基层平台规范化标准,完善服务功能,开展星级评估,打造“统筹规划、布局合理、各具特色、管理规范、服务高效”的“15分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圈”。推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综合服务,整合窗口资源,再造业务流程,打造“一站式、一柜式、一窗式”服务。

  (六)推进能力素质提升工程

  15.实施依法行政“阳光”行动。转变部门职能,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和行政执法体制“两项改革”,精简、下放和规范行政事权,加强行政指导和监管。健全部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建立法律顾问和决策专家库制度,认真开展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深化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拓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公众等监督渠道。

  16.实施五进五送“连心”行动。以“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校园、进家门,送政策、送人才、送岗位、送保障、送温暖”为主要内容,常态化开展人社服务“五进五送”行动,全方位、零距离、面对面、点对点为社会公众和服务对象提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健全下基层调研、信访一线锻炼、重大项目领衔、“一对一”结对帮扶等制度,引导人社干部自觉践行群众路线,走基层、接地气,强化责任担当,提升为民服务的意识和水平。

  17.实施优良作风“培树”行动。以“改革创新、求实务实、为民服务、真抓实干、从严管理”为导向,完善动态化的考核评价机制、常态化的作风教育机制、个性化的能力提升机制、制度化的工作激励机制,引导人社干部树立“爱岗敬业、争做奉献,攀高比强、争先创优,修身正己、争当表率”的优良作风。以服务窗口改进作风为重点,全面落实人社系统“八要八不准”纪律规定,加强作风巡查和监督管理。努力以一流的作风、一流的服务、一流的业绩、一流的形象,力办惠民利民实事,赢得广大群众满意。

上一条:镇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镇江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的通知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5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